311大震十年》 災後餘生 日本的復原之路



 
 
311大震十年》 災後餘生 日本的復原之路
 
圖片來源 AP News
專題報導

311大震十年》 災後餘生 日本的復原之路

十年前,一場如末日般的災難,毀掉無數人的家,也捲走許多珍貴的回憶。十年來,日本努力走出災難後的傷痛,一步一腳印地重建家園。災害發生後,日本是如何從地震、海嘯、核災的創傷中重建?在重建之中又面臨了什麼樣的挑戰?

作者 / 李宜芳、廖采潔、梅緣緣 更新時間 2021/03/11 18:41 主圖來源/AP News
  • 當土地傷痕逐漸撫平,那人呢?10張圖帶你看現在的日本東北

    距離東日本大震災(311大地震),轉眼間已10個年頭過去,在地震1個多小時當時14米高巨浪將東北沿海地區夷為平地,氣仙沼市油槽引發大火、仙台機場被淹沒,民宅被海嘯沖走,船隻被推向陸地,畫面怵目驚心,宛如電影場景。現在的日本東北,是否已經走出傷痛,居民是否重拾希望了呢?這次我們蒐集了多組過去跟現在空拍照片,並且引述相關數據,帶你了了解災民這10年來的動向,乃至於日本政府在和災後的核電政策。

關於核災

福島第一核電廠爐心燃料熔毀氫爆事故,造成大規模輻射物質洩漏。除電廠方圓50公里內居民被迫撤離,大量土地也遭污染。至今在福島地區,仍可測出高於一般地區10倍以上的輻射值。

為了保護孩子遠離輻射污染,宇野朗子帶著四歲的孩子,避居到九州的福岡,福島市成為再也回不去的家。
  • 遠離輻島 一個再也回不去的家

    福島核電廠十公里範圍內的4萬人口,雖平時會舉行核災演練,但311發生當天還是花了五個小時才疏散完畢。隨著輻射污染的範圍不斷擴大,情況也跟著失控。無法得知核電廠受損狀況的周邊居民,逃跑時未經任何輻射污染檢查,也未曾收到避免放射性碘在體內堆積的碘片。日本政府處理311大地震與核災事故的態度,讓福島當地民眾感到惶恐不安;何時才可以擺脫「輻島」重回「福島」,是全日本皆須致力解決的問題。

  • 透明恐懼 輻射污染的沉默街頭

    距離當時的核災過了四個月,下著雨的福島街頭卻異常安靜。「來來往往的行人多數都沒有戴口罩,許多學生甚至直接淋雨騎車。」日本311大地震讓東北地區面臨嚴重地層下陷,除每逢漲潮下雨必出現海水倒灌外,隱形的輻射也危害著福島與周圍的土地,輻射超標的地區,卻不見當地居民穿戴任何防護裝備。當天災所帶的「有形」傷害逐漸成為過去式,是否就意味一切平安?

  • 大難之後 從能源改革到農產品

    福島核災後,農產品流通和能源配置持續受到各界的討論。災後的福島,僅三成農地能夠恢復耕作,即使是通過檢測的農產品,消費者仍缺乏信心。福島目前正朝再生能源發展,希望在2040年達到全縣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,然而政策的反覆變動仍使發展充滿阻礙。對福島居民來說,再生能源的改革有著能源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雙重意義。

  • 無核之夏 民眾對核電廠的控訴

    當黃昏與黑夜接連降臨,抗議的民眾伴隨著搖曳的燭光,繼續高喊,盼儘速廢止對核能的使用。週五東京的夜,原是熱鬧的新宿池袋街頭不見人來人往的喧囂,大批民眾反向聚集於日本重要行政機關所在的霞關町。越靠近首相官邸,「反對核電」、「停止重啟大飯電廠」的 呼喊愈是震耳,群眾沸騰的怒氣,在日本最後一座核電廠停止運轉後短短不到兩個月,一股腦地爆發。

關於災區

規模9.0的強震不僅立刻釀成海嘯,也使地質較柔軟地區發生嚴重土壤液化。面對大量天災所帶來的傷害,日本如何復興振作?

奶奶不能救您,我真的很抱歉,在海水中,一定很冷吧。
  • 來不及離別 那些被海嘯沖走的人事物

    這是來自日本福島的浪江町,長沼利紗子的弔詞。311的地震與海嘯造成大量的傷亡,核電廠事故更粉碎日本核電模範生的神話,讓兩百萬福島人陷入空前的困境。雖然地震和海嘯對福島人帶來立即的傷害,但是讓福島人揮之不去的,是長期無形的輻射陰影。

地震之後,他們發現房屋傾斜下陷,住在傾斜的房子裡,會頭暈、想吐······
  • 沉陷的家園 土壤液化重災區如何重建

    遭逢有史來最大規模的311地震,讓多為海埔新生地的東京灣周邊42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為液化重災區,其中又以千葉縣浦安市最為嚴重,市內有高達86%的土地在地震後發生土壤液化的狀況。即使經過了五年的時間,像神栖市等地仍可見到歪斜、荒廢的房子,零零星星地佇立在田間,部分沈陷的土地變成了水與荒草的世界。土壤液化修復須花費大筆金錢,當居民無力負擔整修費用時,最後往往只能棄守。面對沈陷的家園,日本該如何復興?在復興時又會遇上哪些困難?

  • 產業的復興 農林漁業未來該何去何從

    位於宮城的氣仙沼縣,在311期間受到海嘯的侵襲,路上可以看到330噸的捲網船,被沖到六百多公尺遠的陸地上。海嘯地震重創臨海的農產業,宮城縣就有142個漁港遭到破壞,農林漁業損失達1兆2286億日圓,在唐桑町養牡蠣的鈴木先生,因處理廠尚未恢復而無法販賣牡蠣。岸邊復興工程以及恢復漁獲處理廠,是災後復興重要的課題。

  • 防海嘯重演 於東北興建超級海上長城

    伴隨著此起彼落的尖叫與碎物碰撞聲,泥漿色的滾滾洪水不一會便掩埋其所到之處的每個角落。猶記日本311地震所引發大海嘯釀成重大災損及人員傷亡,日本政府近期在東北沿岸著手興建總長約400公里,宛如「超級海上長城」的巨無霸海堤。「所有的堤防在海嘯當天,不是全毀、半毀,就是遭到淹沒。」 為了避免海嘯所帶來的傷亡,這座預計今(2021)年完工、斥資超過8千億、平均高14公尺,且無需人工操作的自動遙控閘門關閉系統,到底是利是弊?

  • 災難的記憶 民眾的地方振興與紀實

    311對日本造成不可抹滅的記憶。在澀谷的文化學園,311那天正舉行著畢業典禮,突然的劇變彷彿是對平時防災演習的大驗收;原本做旅遊報導的獨立記者布施祐仁,災後採訪多位電廠工人;原本在東京的岡本祥馬,家鄉陸前高田成為重災區,並帶走他熱愛家鄉的朋友,因此他開始投入櫻花種植的計畫,想留下記憶並振興地方。